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有何特点?如何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?在8月26日举行的2023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闭幕式活动校长论坛上,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、香港大学校长张翔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深圳零一学院创世院长郑泉水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,加拿大工程院院士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副校长朱世平,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勇齐聚一堂,共同思考和探讨“教育的本质”。

教育的本质就是“以人为本”

谈到对教育的理解,几位校长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关键词——“人”。


(资料图)

张翔表示,自己曾经提出过一个说法,叫“人才的才质”。“很多人以为应该用‘材’字,其实要把木字旁去掉,我聚焦的就是人才,聚焦个体的培养。个人,有了才能,而才能又能够服务于社会,创造文明,推动社会的进步,这就是人才。”

朱世平也表示,人才首先是个“人”。“一般大家说到人才,就指知识多,而其实在现在这个社会,知识并没有那么重要。特别是在AI时代,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太容易了。知识很多时候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套路,它很容易获得,更重要的是智慧。知识技术掌握在好人手中,可以造福人类,落到坏人手中可能造成危害,所以我们的教育,最大的问题是以人为重。”

“高校的核心就是培养高水平人才。那么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什么呢?”许勇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,表示华南理工提出了培养‘三创人才’,即:创新、创造、创业。“我认为人才和创新,是教育面临的两大主题。”

张翔

大湾区与大学发展彼此成就

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飞速发展,高等教育的资源也在汇聚,一个新的教育高地正在拔地而起。张翔表示,大湾区的高校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,同时突出自己的特色,特别是要抓住这里产业发达的优势。“以香港大学为例,我们一方面深入地和大湾区的产业合作,同时,我们在多个学科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,源头创新的实力很强,这是我们别具一格的特色,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底色。”

朱世平此前在国外生活、工作了三十余年,他表示自己选择来深圳,就是看中了大湾区开放的文化。“在大湾区办大学,一定要走国际化道路。”朱世平表示,国内有3000多所大学,但是大家还是觉得大学很稀缺,他认为这是因为国内高校的同质化太严重。“高校之间大同小异,这是不好的,我们的高校要更多元化一点。我们常说年轻人要更有创新意识,但我们不能指望相似的模子创造出不同的东西,所以我希望大湾区的大学应该特色化发展,彼此之间要有区别。”

许勇

许勇以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相辅相成的事例说明,一所大学的成长离不开区域的滋养,“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如此,经济发展如此之迅速,聚集了这么多产业,在全球影响力越来越大,所以吸引了诸多顶尖高校在这里落地。”许勇表示,华南理工大学超过7成的毕业生毕业后留在了大湾区,这说明充满活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大,与学校的发展也是互相成就的。

学校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,但张翔强调,产业和学校的关系不该是一方给钱,催着另一方尽快产出效益,“应该是很长远的关系”。他表示,硅谷的企业对大学投资1元钱,30年后可能会收到7元钱的收益,但这个收益体现在人才上。正是因为有了大学培养出的人才,才让整个区域的健康发展获得足够的智慧支撑。因此他表示,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创新中心,一定不能短视,要有战略上的安排,长远布局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,把目光放到十年甚至二十年后。

激发兴趣的个性化培养是关键

“你连微分方程都不会写,学哲学的,怎么去做企业?”张翔曾与自己一位做机器人企业的朋友如此开玩笑,调侃对方并没有学科积累,但是朋友的一席话引起了他的反思——“我们在大学学的是怎么样和人相处,怎么样把人聚起来,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”。张翔以此为例,说明大学教育应该让学生学到不同的东西,而不该只囿于自己的专业。“中国人一向重视教育,但是在现有的文化框架下如何实现创新,鼓励不同的人才冒出来,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,任重道远。”

朱世平

这个学科没前途,那个学科就业难……面对各种各样的偏见,大学校长们认为,让学生保持对于学习的兴趣才是育人的根本。“我跟中小学校长们说:只要中学毕业的时候,孩子还有兴趣,我就有办法。如果孩子没兴趣的话,那我就一点办法都没了”,朱世平认为,大学的个性化培养非常重要,而前提就是挖掘学生的兴趣。“打麻将的人为什么熬夜都不觉得累?就是因为有兴趣,同样的,学生对于某个领域有兴趣,就会自发地产生探究的动力。”朱世平表示,每次面对入学的新生,他都会对学生传输几个观念:大学里,健康最重要;家庭排第二;事业排第三;全面发展的能力排第四,分数只排第五。“这个排序千万不能颠倒,因为我希望学生在大学里是快乐的”。

(原标题《2023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 | 在经济论坛上谈教育,大学校长们要为大湾区“不拘一格育人才”》)

编辑 范锦桦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田语壮

推荐内容